返回 最新 加書籤 排行榜 首頁

貞觀無太子卷三 第269章 再造一個盛世帝國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大朝會結束,可大火併沒有撲滅。

    就以這年代的技術,想要撲滅這種程度的大火,屬實不易。

    昨夜大家做的其實也不是以救火為主,而是隔離火勢。

    說來也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在建城之初,他們就預防了一旦遭遇火情,該如何阻止大火蔓延的趨勢。

    所以火情才會被控制住,但要說到救火,那就沒辦法了,實在是能力有限。

    無數人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大火焚燒而升起的濃煙,皆是惋惜不已。

    不管是誰家的糧食,也着不住這般糟蹋!

    好在朝廷當即開了常平倉抑制糧價,否則老百姓更苦。

    魏徵走出宮門,看到此情此景,忍不住搖頭嘆息:「若是在幾年前,這些糧食能活多少命?」

    眾人沉默不語,不管他們平日是否奢靡,但面對如此多的糧食毀之一炬還是心有不忍。

    到了下午的時候,初步的調查結果出來了,事情的起因乃是昨夜糧鋪掌柜在庫房裏清點糧食,因為太過睏倦,在庫房裏睡着了,最終燭台落地引發了火情。

    加上如今正值秋日,又有微風助陣,最終也就一發不可收拾。

    而那掌柜,在知道釀成大禍後,也是後悔不已,最終為了撲滅大火而葬身於火海。

    如此一來,死無對證,這場震動了朝堂的大火,最終也就不了了之。

    說一千道一萬,民不舉官不究,哪怕是皇帝也沒轍。

    不過接下來,整個大唐開始禁絕糧食外流,這倒是得到了老百姓的普遍支持。

    當王德全知曉這一消息時,當即派人將消息快馬送回了日月山。

    大唐一旦開始禁絕糧食外流,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大明王廷。

    畢竟大明王廷的糧食主要還是依賴從大唐進口。

    而大唐的糧食出口,其實也只有大明王廷。


    如此一來,明眼人都看出來了,這是士族的反擊。

    他們在用這種方式,警告大明王廷,莫要動他們的根基。

    李二知道麼?

    李二其實是知道的,朝堂上又有幾個不知道?

    但歸根結底,他們是大唐的君臣,所思所慮,必優先於大唐,這是前提。

    所以他們哪怕知道,也不會反對,這是立場。

    日月山,眾人暫且還不知道長安發生了什麼。

    整個大明王廷還是一片欣欣向榮,大傢伙的幹勁兒都很足。

    草原上因為大量的人手投入進去,哪怕工程量很大,但也得到了一個穩步的發展。

    其中,最顯著的便是德陽城。

    一是因為發展的較早,起步基礎要優於其他地方,二是因為地理環境確實佔據了一些優勢,漸漸的,德陽城也就成了整個大明王廷的第三大城。

    當然,說是大明王廷的第三大城,其實也就和涇陽差不多,只不過是草原上少見城池才有這樣的錯覺罷了。

    這天,蕭鉞正在治下巡視,從李承乾任命其為德陽令以來,他幾乎把所有的時間和經歷都投入到了德陽城的建設中。

    眼瞅着德陽城一天天的繁盛起來,他還是很有成就感的。

    毫不誇張的說一句,德陽城之所以有此成就,和他是密不可分的。

    當初為了振興德陽城,他也是絞盡了腦汁。

    農業行不通,不說誤了農時,就算沒誤農時,草原人的習性也斷然不會給你老老實實種地。

    畜牧業也不合適,連年的雪災早就將草原上的畜牧業摧毀到了極致,除非有大量的投入,否則沒個三五年,很難回到當年的那個水平。

    最終,他將目光盯向了商業。

    他看重的是往返於大唐和日月山的商隊,幾乎每天都有商隊從他德陽城經過,既然如此,為何他不從這些人身上找補一二?

    於是,他在城裏修建了大量的客棧,酒樓甚至商鋪。

    草原人還沒有養成聚城而居的習慣,所以



卷三 第269章 再造一個盛世帝國  
  高武世界當院長    魔門敗類  雷武  不滅武尊  帶着農場混異界  逆天邪神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搜"貞觀無太子"
360搜"貞觀無太子"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