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最新 加書籤 排行榜 首頁

大明第一太子第一百四十四章 提點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朱標放下茶杯正色的對李善長說道:「推胡惟庸上台也無所謂,畢竟父皇也很中意此人,但李相退養之後還是離他遠點吧,不要再有聯繫了。」

    李善長一愣,然後猛然想到了上次跟太子討論的話題,又想到朱元璋的心性。

    李善長站起身對着朱標一拜:「老臣多謝太子殿下提點,真是險些晚節不保。」

    朱標伸手虛扶說道:「李相想明白了就好,您也辛勞一生了,何必再操心,歸養之後自有榮華富貴等着您。

    李善長是個明白人,蕭何都需要自污以求自保,何況他李善長,人要想立身於世,就不得不精明些。

    但是,精明、技巧要因人因地而異,有時候就不能太聰明。「聰明反被聰明誤」,這樣的人屢見不鮮;過於方正、深得人心而引來殺身之禍者,史書上不勝枚舉。

    為人處世不要處處顯露自己的聰明,必要時不但要把自己的聰明歸於別人,而且要善於自損形象,表現出一副「大智若愚」的樣子。寧可當時吃點虧,或者遭人唾罵,也要保全自己,免得惹禍上身。

    李善長心中一嘆,看來退養之後少不得要納幾房姬妾了。

    朱標看着他寬慰道:「李祺還不錯,聽聞學問也有不少長進,就讓他隨本宮去山西處理遷民事宜吧。」

    李善長趕忙致謝,這就是太子準備接受李祺作為東宮屬臣了,這可是對李家天大的恩德。

    李善長心中有底後就開口說道:「淮西將帥家中有不少好苗子,未來都是殿下的臣屬,不如這次都帶過去吧。」

    朱標一笑,跟聰明人說話就是簡單,他表達了護全李家的善意,李善長自然應該投桃報李,朱標現今已經不小了,也該有一批真正班底了.


    那批士子朱標覺得其中難有什麼潛力大的,只能把目光轉向勛貴子弟。

    淮西勛貴是必須要打壓,有很有必要消除一批不安分的,但是還保留的還是必須保留的。

    朱標怎麼可能不知道把勛貴打壓沒了,文官就容易失去制衡,宋朝不就是以文趨武的制度,導致了一系列的後果。

    歷史上的明朝倒不是因為制度,因為朱元璋的開國和朱棣的靖難,加上一系列的對外戰爭,這些戰爭誕生了大量名將和功勳世家,此時武將不論是對皇帝,還是對朝政都是有較大影響力的。如果正常發展,武將集團影響力會逐步下降,文官影響力會逐步上升,但這種變化只會是潛移默化的。

    隨着朝政的穩定,戰爭的減少,武將必然要面臨話語權降低的問題,治理天下畢竟還是要靠文治,而且戰爭決策權也會逐步轉移到文官手中,這是大勢。

    不過明朝武將的地位依舊沒有太過削弱,畢竟宋朝的教訓就在眼前,明朝前幾任皇帝都是把勛貴們榮養起來,武將們雖然不管事,但仗着皇帝的庇佑,也不怕文官們,雙方正好互相制衡,直到發生了——土木堡之變。

    土木堡之變直接導致大量的精銳部隊陣亡,包括四朝老臣、名將張輔在內的武將也足有數十位,武將集團遭受重創。

    更致命的是,隨後的北京保衛戰是在以于謙為首的文官指揮下完成的,問題是還成功了,這直接導致了文官集團聲望大震。而武將集團在經歷了靖難重新洗牌,以及土木堡之變的打擊後,影響力大為下降。

    之後,武將統兵,文臣為帥現象很多,例如王陽明平定寧王之亂,胡宗憲剿滅倭寇。這些都加劇了戰爭決策權進一步向文官靠攏。

    到了後來,二品武將遇上七品文官,經常都是要先下馬行禮避讓的。太子少保戚繼光寫信給同品級文官張居正,要自稱「門下走狗」。

    文武不平絕非好事,朱標可以容忍文官比武官稍大半級,畢竟武官造反的威脅要遠遠大於文官,必要的削弱是要有的,如此也是對他們的保護。

    但是像歷史上那樣是不行的,武官沒有了出路,那會還願意參軍報國,大家都考科舉就是了,反正當了武將也遠不如個小御史。

    而且朱標準備設立內閣作為文官的目標,那麼武將也得有個類似軍機處的機構



第一百四十四章 提點  
    全球卡牌之決鬥怪獸  沒錢上大學的我只能去屠龍了  閃點計劃  女尊之天香花神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搜"大明第一太子"
360搜"大明第一太子"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