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城外,姜鳶率諸妾侍迎候於十里亭。
姜鳶、李仙兒、汪竹韻、商小青、文翠、陶新月,以及諸子,李默見姜鳶等人側面而立,便問為何。隨從解釋說姜鳶等人都是妾侍身份,是不能跟諸子並列的。
李默道:「這種老規矩應該改一改了,我李府內宅只有夫妻、父子、母子,哪來的什麼妻妾。」當即讓姜鳶等人上前來,諸兒女側身而立。
回城的途中姜鳶對李默說:「京里來人了,探我的口風,問你願不願意接納寧薔。」李默熬:「你是怎麼回答他們的?」
姜鳶道:「我能怎麼說,堂堂的朝廷親王單身度日,可怎麼好,我身為女管家當然要為你着想啦,所以呢,我就替你答應了。」
李默道:「你可真是我的賢內助。」
姜鳶道:「豈敢,豈敢。」
寧櫻死後,李默就恢復了單身,在妾侍不為妻的年代,若無正妻縱然身邊有一萬個侍妾也算單身。堂堂的親王單身,何況年紀還算不大,晉王妃的位置自然引得各方覬覦,這其中最有競爭力的有兩個人:寧仁功的女兒寧薔和傅西山的幼妹傅美玉。
兩相比較自然寧薔更具優勢,一來二人本是親家,寧薔是寧櫻的堂妹,李默是她的堂姐夫,姐姐不幸過世,妹妹代替姐姐照顧姐夫本是天經地義的事。
更何況時局如此微妙,從朝廷內部來說寧買道對寧仁功有所忌憚,但從寧家的根本利益來講寧買道又是絕對不希望看到李默和傅西山聯姻。
所以皇帝也傾向於撮合寧薔與李默成親。
回王府後姜鳶拿出幾張寧薔的畫像給李默看,畫中仕女十七八歲,眉目如畫,身姿窈窕,氣質自然也不錯。
李默努力回憶了一下,寧薔他是見過的,當年與汪竹韻是同學,曾來過他的家,還到過他的聽松閣,她跟汪竹韻是同窗好友,算起來也有二十幾歲了,這個年代二十多歲尚未嫁人,這個人的脾氣只怕不大好,或者就是心氣太高。
當然外界的說法是寧薔此前是許過人家的,未婚夫是禁軍的一個將軍的兒子,當日在太僕寺為官,小伙子知書達理,一表人才,也算是一樁良配,可惜桑巴拉古叛亂,她的未婚夫投筆從戎追隨傅有德出征河北,然後就在鎮州城外戰死了。
寧薔為此三年走不出來,因此耽誤了青春。
至於真相,李默並不關心,他與寧薔的婚姻無非是各取所需罷了。
姜鳶早就算準了這一點,所以背着他把一切都商定了。
真龍三年秋八月,晉王李默上奏請聘娶趙王之女寧薔為妻,詔准,敕建晉王府於興慶坊。
約定十月初完婚。
九月,沙陀使團進京互市,在西市殺人,京兆府捕快前往緝捕遭遇暴力抗法,死一人,傷三人。入夜,突厥人圍攻京兆府。
京兆尹劉尊龍抓捕鬧事者三十六人,隔日,各使團齊集未央宮門前請願,寧買道聽從大臣建議,貶京兆尹劉尊龍為秦州司戶,派大臣前往門外安撫。
使團仍舊盤踞不去,黃昏時,陰山西麓突厥人西乞蔑部挑頭作亂,繼而各部相繼作亂,朝天門旋即陷落。
寧買道此時正與宮妃泛舟在內廷太液池上,聞訊大驚,急忙棄船走西苑脫身。
執掌政事堂的首相寧仁功獲知突厥人作亂,急調西京兵馬司進宮平亂,兵馬司以未得詔令為由不肯進宮討賊,寧仁功遂率政事堂文吏兩百人大呼討賊,危急時刻,期門軍中郎將葛瑞率三百人進宮助陣,宮務局六掌印之一蘇晉也率內侍三百人響應。
作亂的胡人本是烏合之眾,頓時大潰,寧仁功一鼓作氣平定了叛亂,親自出西苑迎請皇帝寧買道回宮。
這場小規模的騷亂從事發到平息不過三個時辰,殺人不過兩百,若是發生在邊地,極有可能會被地方官府或守將按下隱瞞,但因它發生在大夏的核心部分,意義就不同了,它對大夏政局的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
皇帝寧買道臨陣慌亂,狼狽竄逃,威儀盡失,所用親近玩忽職守,見危不救,臨危自亂,皆是可殺之人。
平亂中暴露了一些列的問題,西京兵馬司獨掌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