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某,茲遇正旦,三陽開泰,萬物咸新。恭惟皇帝陛下,膺乾納祜,奉天永昌。」
說完這番話後,眾官起身。此時,教坊司樂隊再次演奏韶樂,百官再向皇帝行四叩禮,然後起身。
音樂停止,傳制官跪在皇帝面前向皇帝請示旨意,然後傳制官由大殿東門出,來到丹陛前,面朝東站立,高喊:「皇帝有旨!」
贊禮官高喊:「跪!」,百官再次跪倒,傳制官高聲朗讀皇帝的旨意:「履端之慶,與卿等同之。」
贊禮官高喊:「山呼!」百官跪地把雙手舉到頭頂高呼「萬歲」!贊禮官再喊:「山呼!」百官再高呼「萬歲」!贊禮官再喊:「再山呼!」百官再呼「萬萬歲」!。百官山呼「萬歲」之時,在場的全體人員必須齊聲呼應。那聲勢可謂地動山搖!
之後,再經過一系列繁冗的儀式,皇帝才能起身返回華蓋殿,百官也才能依此離開。這一套儀式下來,要折騰一個多時辰。
然後就是舉行酒宴了,文武百官和外國使者都有出席,彰顯了皇帝的威嚴和明朝「天朝上國「的地位,他們一齊向大明皇帝祝頌、呈現禮物,後半部分是皇帝賞賜百官,包括賞賜禮物、舉行宴會。
按照禮制,大宴要行酒九次,期間還要有音樂和舞蹈。比如飲第一爵酒時,要演奏《炎精開運之曲》、《上萬壽之曲》,同時還要有平定天下之舞,無論是行酒,還是舉箸,都必須由皇帝開頭。
哪怕朱元璋早就已經頭暈目眩了,也依舊要做完這一套完整的禮儀,皇帝過年並不輕鬆、並不愉悅,太多的繁文禮節,太多的儀式程序。
但自古禮樂不下庶人,為了體現敬天法祖的精神,也為了體現了皇家的威嚴,這些都是必不可免的。
遠在鳳陽的朱標倒是逃過了一劫,畢竟他身為東宮太子按理是要跟隨着皇帝走完全部的儀式的,其中還有不少專屬於他的麻煩的儀式。
…………………………